第498章马超乞降 (第1/2页)
秋,武汉行宫。
刘备端坐龙榻上,浏览着诸葛亮所上多达两千多字的奏疏,通读了好几遍,方才理顺奏疏中的内容。
沉吟少许,刘备问道:“孔明欲行九品官制,以明进退之序,朕以为可行。然疏中所言置中平官,以为辨分地方贤士,举选孝廉,当为何意?”
那日霍、葛详谈官制,在深思之下,诸葛亮决定剥夺郡太守的察举孝廉的权利,改由中央任命中平官,下到郡县举选孝廉。
县里士人五经通一经,称为廉士;士人拥有廉士身份,可以到州郡入学,再由中平官考核为孝廉;成为孝廉者,十月份到京师参与端试,由尚书台出试卷,多中取优。
孝廉不中者,退回原州郡,或是在京师文学观进修。
通过端试的孝廉,再通过尚书台吏部的考核,才能被委任为官职。
当然这制度仅限于察举制,两汉时期的任子制,或许知道阻力太大,霍峻没去提,诸葛亮也没打算改。
任子制,实际上是保证高级官吏的子嗣出仕权,即汉律曰:“吏二千石以上,视事满三岁,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。”
若废除任子制,可以预见不仅是刘备会反对,满朝文武诸卿也会反对。
功臣们随刘备出生入死这么多年,多是渴望富贵延绵于后世。今任子制废除,文官辛苦一辈子,子孙富贵还无法保证,他们还干个屁。故而其阻力之大,非霍峻所能推动。
试图一朝一夕改变选官制度,其中之难度真不亚于商鞅变法。霍峻唯有因势而动,与诸葛亮一同改良制度,在有生之年,为南汉多做些努力,避免世家门阀在大汉产生,从而祸国殃民。
诸葛亮手持笏板,说道:“陛下,法因时局而变,昔孝武皇帝制察举,以收郡国士人。然百年之后,孝廉无德,茂才无学。今臣与诸卿以为当明清不正之风,可革新察举之制,广收士人为中枢所用。”
刘备环顾在场众人,问道:“丞相之言多有道理,不知谁有异议?”
“陛下,孝廉因少而贵,今丞相多举孝廉,当有薄轻孝廉之感。”张昭说道。
“张公,孝廉本为选官而生,州别驾、主簿等官曹由尚书台委任。今官众而多,不宜遵循旧制。”诸葛亮解释道。
“臣附议!”尚书令法正出列道。
“臣峻附议!”
霍峻持笏板,抬头说道:“自中汉末世以来,各州君长势大难遏,今刺史或忠贞尽事,然难料后人是否有歹徒。今当免州刺史征辟之权,尽数交予尚书台。”
南汉收州刺史的权利不难,州刺史是由刘备所任命,其已经征辟的官吏不会被罢免,但今后如果有州官空缺出来,则要由尚书台委任。
“可!”
刘备思虑少许,说道:“世无万古不变之法,昔有郡而无州。今州刺史,应当约束之,以中汉为鉴。”
说着,刘备看向许靖,说道:“卿既为大鸿胪,百官分九品当由卿操作,尽快拟奏细则上报。”
“诺!”许靖应道。
九品官制属于是朝廷礼制之事,完全是锦上添花之物。那日霍峻与诸葛亮细谈后,诸葛亮认为九品官制对南汉帮助不少,表示可以施行。
“可还有疏乎?”刘备问道。
见众官低头不语,刘备则知众人无奏,挥了挥手,说道:“若是无奏,诸卿可自退。”
寂静半响,众臣向刘备行礼拜退。人群中提前收到通知的霍峻、诸葛亮、法正等少数心腹官吏留在殿中,因为他们要陪刘备接见马超使者庞柔。
待闲人退下,王粲躬腰拱手道:“陛下,马超密使庞柔已至殿外,今是否令其入见。”
“准!”
少顷,庞柔在霍峻的注视下,着便服入殿,向刘备行跪拜之礼。
“外使庞柔拜见陛下,愿陛下长乐未央,永享嘉福。”
“免礼!”
刘备面露笑容,凭空而扶,说道:“卿至武汉多时,不知令明招待是否周到?”
庞柔站立殿中,拱手说道:“令明照顾甚是周全,衣食出入无所不缺,柔多谢陛下厚爱!”
“善!”
刘备请庞柔入座,问道:“卿奉孟起之命,自陇右远道而来,不知所为何事?”
庞柔坐在阶下席,与诸葛亮临近,如实说道:“禀陛下,我主言曹操专权无道,残酷害民。我主承乡人所求,念汉室之旧恩,故起兵而御之。不料被曹操所破,不得已向其归降。”
“奸贼曹操病故,陛下兴汉于荆楚。我主深念汉室之恩,欲率兵马归降。今求陛下令陆逊出兵关中,我主将兵出陈仓,两路并进,当能为陛下取得关陇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