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9章 不会写,是真的不会写 (第2/2页)
汉明帝的马皇后也出自勋贵之家,可他依然不遗余力的打击勋贵势力。
谁能保证朱标不会成为第二个汉明帝?
这时,老朱禅位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。
他挨个召见勋贵重臣,当面向他们道明了此事。
“太子的性情如何你们也是看在眼里的,只要伱们如侍奉我这般侍奉他,定然不会让你们没了好下场。”
“况且,咱只是退位了又不是死了,你们怕什么?”
“咱不敢说一定能让你们继续位列公卿,但绝不会让老弟兄们没了好下场。”
“都别给咱矫情,谁TN的再哭哭啼啼的,咱马上就让你们回家种田去。”
这话说的不怎么好听,但很真诚,一众勋贵重臣稍微放心了一些。
然后马皇后也出面了:“标儿以后就拜托你们了……”
“你们都是他的叔伯,他若做的有不对的地方,你们多担待一些。”
“以后在朝中受了委屈,就来找我。”
“我这个当娘的话,他还是能听进去一些的。”
这一番话说的勋贵们心里一暖,担忧尽去。
她的保证,群臣是愿意相信的。
勋贵不求一时之长短,只要能保证家族地位就可以了。
太子嫌我们不好用,我们就暂时退一步,
怕的是连退的机会都不给。
现在朱元璋和马皇后两个一起保证,他们实在没理由不相信。
稳住了勋贵,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。
不过即便事情已成定局,有些程序该走还是要走的。
比如三辞三让。
老朱是最讨厌这些繁文缛节的,很是不乐意的道:
“咱禅位给咱儿子,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,哪还需要做这些样子?”
还是马皇后将他给劝住了:“别的事情都可以由着你,但此事关标儿的法统,你必须将流程走完。”
老朱不敢不听媳妇的话,怏怏不乐的将程序走了一遍。
于是,朱元璋写了第一份禅位诏书。
太子朱标坚辞不受,我德行不够,还需要您教导。
隔了两天,老朱再次下旨传位给太子。
朱标再次拒绝。
父在,我岂能窃据高位?
又过了几天,朱元璋第三次下旨。
朱标这才哭泣着接受。
至此事情算是成了定局,群臣就开始为新皇登基做准备。
钦天监那边也给出了黄道吉日,定在了十二月份。
老朱一听就不乐意了:“为啥还要多拖两个月?这个月就没黄道吉日了不成?”
众人没想到他这么心急,只能劝谏,禅位登基乃大事,需要时间来准备。
放在本月来不及。
商量到最后,日期选定在十月初八。
然后就是晓谕八方,皇帝将在十月初八禅位于太子,令各地衙门监管好地方,勿使生乱。
朱雄英也写了许多封信,给南方各蛮夷部落首领。
我爹要当皇帝了,你们都老实点,别给我找事儿,也别听其他人挑唆。
至于之前的各种政策,都不会变动,你们心放肚子里。
并且还邀请各部首领前来观礼。
陈景恪反倒是闲了下来,事情都已经敲定,剩下的就是各种礼仪流程。
这种事情自有礼部和宗人府的人去办,不需要他去操这个心。
时间流逝,随着禅位之期临近,各地派遣来观礼的人相继到达,洛阳城越来越热闹。
为了防止有人生事,禁卫军出动在街头站岗执勤。
锦衣卫也全部撒了出去,对洛阳城进行全面监控。
这天,陈景恪刚从皇宫回到家中,张宇初再次登门拜访。
华夏天子登基,自然不需要宗教来加冕。
但这么大的事情,佛道两家都要过来参加,否则就是不给皇室面子。
后果有一点点严重。
换成以前,因为事发突然,想让佛道各派代表一起来,是很麻烦的。
但这次却轻而易举就做到了。
因为他们本来就在洛阳城。
上半年拿佛道两教开刀,逼迫他们加入教化中来。
经过一番博弈之后,两教不出意外的投降,并拿出了相应的方案。
但很多事情不是有方案就行的。
两教被驯化的太久,几乎失去了传教能力。
不是行动上的缺失,而是教义方面。
就好像儒家思想越来越保守一样,佛道两家在思想上也日渐保守。
不改变这种保守思想,两教的主动性上始终是缺失的。
在传教方面没有主动性的宗教,是没有前途的。
尤其是在面对基教和伊教的时候,可以说没有什么还手之力。
所以陈景恪逼迫他们,必须在这方面做出改变。
至于怎么改,都不用特别花费心思,复古就可以了。
佛教能从天竺传到中原,本身就不缺传教的积极性。
道教当年也不遑多让,大贤良师三兄弟,神霄派林灵素,全真丘处机……
在白莲教出现之前,那些造反的人都是假托太上降世。
李弘这个名字,一度成为造反首领的化名。
两教只要把老祖宗的思想翻出来,重新用一下就可以了。
张宇初此时出现,大概率是事情已经有了进展。
果不其然,寒暄了几句之后,张宇初就给出了答案:
“幸不辱命,经过诸位道友的努力总算有所成果,还请陈伴读指证。”
说着,他将手中的一套书册递过来。
陈景恪接过来放在一边,说道:“我会将此书呈送陛下预览……”
说到这里,他话锋一转道:“宗教司道教事务缺一名管事,我准备举荐你担任,不知真人可愿屈就?”
尽管早有猜测,真正听到这句话,张宇初心中也是一喜,起身说道:
“不敢请耳,固所愿也。”
不过此事眼下是办不了的,整个朝廷都在围绕禅位转动,不是重大事情都要往后推。
——
时间很快就来到十月初八。
在文武百官、社会贤良、各国代表的观礼中,朱元璋和朱标一起举行了祭天仪式,并告祭宗庙。
返回奉天殿,礼官宣读了朱元璋的禅位诏书,回顾了自己的一生,又表扬了太子朱标。
反正就是一番套话,走个形式而已,这里就不多做赘述。
然后朱元璋摘下自己头上的冠冕,戴在朱标头上。
拍了拍他的肩膀,朱元璋笑道:
“去吧,百官都在等着你呢。”
朱标拭去眼角的泪痕,郑重的说道:“爹,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。”
说完转身面向观礼之人。
在礼官洪亮的‘拜’声中,接受了百官朝拜。
从今天开始,大明的掌舵人正式变成了朱标。
而天下人,也都在等着看他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。
(本章完)